一种三氟甲基亚磺酰氯的生产工艺及步骤
氟虫腈,英文通用名为fipronil,化学名称(RS)-5-氨基-1-(2,6-二氯-a,a,a-三氟-对-甲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分子式:C12H4Cl2F6N4OS,分子量:437.2,CAS号:120068-37-3。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高水平防效,且持效期长。近年来,氟虫腈也广泛用于卫生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杀蟑螂、蚂蚁等有害生物。氟虫腈杀虫谱广,具有触杀、胃毒和中度内吸作用。既能防治地下害虫,又能防治地上害虫。既可用于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又可用于种子处理。25~50g有效成分/公顷叶面喷施,可有效防治马铃薯叶甲、小菜蛾、粉纹菜蛾、墨西哥棉铃象甲和花蓟马等。稻田中使用50~100g有效成分/公顷可很好的防治螟虫,褐飞虱等害虫。6~15g有效成分/公顷叶面喷施,可防治草原里蝗属和沙漠蝗属害虫。100~150g有效成分/公顷施于土壤,能有效地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250~650g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处理玉米种子,能有效地防治玉米金针虫和地老虎。本品的主要防治对象包括蚜虫、叶蝉、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害虫。是被众多农药专家推荐为代替高毒有机磷农药的首选品种之一。其中,三氟甲基亚磺酰氯,英文名称:TRIFLUOROMETHYL SULFINYL CHLORIDE,CAS号:20621-29-8,为液体,分子式:F3CSOCl,室温下易挥发,溶于惰性有机溶剂,遇水分解。三氟甲基亚硫酰氯是杀虫剂氟虫腈的中间体。现有三氟甲基亚磺酰氯的制备工艺繁杂,制备工艺不环保,能耗高,导致企业生产成本高。
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科研人员现推荐一项一种三氟甲基亚磺酰氯的生产工艺及步骤,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工艺操作简单,生产原料仅有氯化亚砜和三氟甲基亚磺酸钠,无需添加催化剂,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物排放,所用溶剂可回收重复利用,所得三氟甲基亚磺酰氯纯度高,收率高,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经济效益好,所得三氟甲基亚磺酰氯纯度≥95%,收率高达70~80%,现将该一种三氟甲基亚磺酰氯的生产工艺及步骤及技术方案实施例介绍如下供研究交流参考:(611541 251629)
该项目由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多位专家根据目前国内该领域最新技术推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包括技术工艺、技术创新、技术配方、方法步骤及实例等方面的推荐,供同仁参考交流,鉴于技术配方的特殊性不接受退款,请根据需要斟酌后支付,谢谢。